邻居要打理自己的买卖,没空照料家里的一亩茶叶田,就来商量我们,能不能帮忙照料。当然,回报是一年里茶叶地里的产出都归我们。
属于家里的茶叶地不多,每年开春要炒制第一锅崂山茶的时候,因为凑不够一锅,所以,这第一锅的崂山茶要比别人家晚。虽然打理茶叶要起早贪黑的,可是资产自出还是比较自由的。
我们接受了照料这一亩地茶叶的托付。
过了几天,邻居又在我们面前说起来,家里也要喝茶叶。我们明白这个理儿,就是邻居将茶叶给了我们,家里反而是没有了茶叶。其实,邻居不来说的话,我们也会主动送茶叶去的。
家里突然多了这么一些茶叶,不得不让我们改变劳作的方向,很多事都要让位于茶叶了。每每想起采茶,脑袋简直是嗡嗡的只响,采茶叶并不如旅客的体验的那么轻松,这是一项高度重复的工作,也就是长时间不停的摘叶子,唯一用上脑子的地方是判断一下哪三片叶子可以采。
采完了茶叶回到家后,也不想吃饭,只想找个地方静一静。
也就是在茶叶炒制出来后,闻着茶香才感到种植茶叶的收获感。
现在的崂山茶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种植茶叶的越来越少,买卖茶叶的却越来越多,其实,这一现象也仅仅是崂山茶,许多农业作物、经济作物的种植上都有这个特点,年轻人即使打工也不愿在家从事农业生产。真不敢想象,再这么下去,多年以后想吃喝用一点地里产出的东西,得多么的紧俏。
另一个现象是,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却想要到农村租一处农家院,种植一些瓜果蔬菜,体验田园生活。记得以前有的地方将土地划成小块,让城市人来租赁。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吸引了不少的人,可是后来租赁土地的人都放弃了,原因是周末开车去郊区只为了种地实在是不合算。
那些租赁农家院的人,也不过是将院子当做了比较大一些的阳台罢了。
在农村搞种植,得有特别大的韧性,就如有人说:都说住在山里空气好,可以吃到新鲜的东西,可是,孩子上学要走很长的山路,去趟医院,即使开车来去也需要半天的时间。有得有失吧。
农民喜欢土地,望着眼前这一块一亩多的崂山茶叶地,的确很容易让人心情舒畅。
入冬后,给茶叶地施上肥,用了比平时两倍多的肥料,只希望明年开春的实施,这地里的茶叶能有一个好的收成。
哇哦,江北第一名茶!
貌似有一句:千难万难,不离崂山。。。
看来我们崂山的名声在外了。
江苏这基本上都是碧螺春的多!
南方都是历史名茶
哎呀 喜欢喝崂山茶,加个微信到时候和你买
微信在侧栏里有
再发点茶叶品鉴的照片就好了
后期会发。
像极了我们家的苹果园,都是交给邻居管的,确切说送给邻居了
我看了不少农产品种植的文章,好像很普遍。
博友买茶有优惠不,到时候给家里买点。嘿嘿
一定给优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