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城市里,总有一个你所熟悉的群体;但也有另外一个群体,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,或者经常与之擦肩而过,却没有停下脚步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,从而显得那么的陌生。 继续阅读
月度归档:2020年10月
往日的今日
有一个博客打理着挺好,写下了文章可以不时的回头瞧一瞧,往日的今日在做什么。就比如去年的今天,晚上的时候,被邀请去给一个女子篮球队拍摄比赛的相片,可是因为灯光的原因,将漂亮的女队员都拍的如鬼一般。事后,邀请我的人说,当她将相片发布在群里的时候,大家都乐开了花,拿着别人的“丑态”开着玩笑。比篮球带来的乐趣还多一些。 继续阅读
用两间闲置山房开一家客栈 崂山民宿
崂山风景以“山海奇观”著称,地理位置上属于江北,风土文化尽显粗狂豪爽。 继续阅读
生活的标准答案
似乎,化妆品代理是目前微信圈里甚至是各种小视频网站经久不衰的话题,女人的爱美、对美的追求一直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继续阅读
十月,崂山红茶里飘着桂花的香
“金秋十月,桂花飘香”,入秋后,前面的八个字频繁的出现在各种文章里,桂花因为花朵小,很难被镜头捕捉到,桂花对嗅觉的刺激要远大于视觉。 继续阅读
在一个闲置的周末喝一壶好茶 闲茶札记
今天是周末,难得的一个不那么忙的周末。早饭后全家人将各个房间打扫了一遍,家里干净了,人的心情也好起来了。 继续阅读
海边的小渔船 崂山文化
同学在群里分享了一个小视频,一座小岛在大海中荡漾,背景里是小渔船的马达声,突突的,有点急促。同学搭乘的是小渔村常用的一种出海用的小渔船,十几米左右的长度,使用的动力是柴油发动机,噪音超大。 继续阅读
秋天收获的四方的瓜 崂山美食
当网上销售崂山茶的人开始用崂山秋茶开启茶叶季节的倒计时时,田地里曾经的满眼绿色开始破碎,逐渐的被金黄色所代替。在即将枯萎的瓜藤下面往往隐藏着一个个头很大的瓜。冬瓜、南瓜、北瓜、西瓜,这些带有明显方向词语的瓜成了秋季最有收获感的收获。 继续阅读
山里时光 崂山民宿
最近听闻有一家民宿要出售,几个朋友聊这件事的时候,感觉很惋惜,虽然民宿的牌子还在,经营的场所也未变,易主的民宿将完全失掉原来的精髓,变成另外一个样子。真正的民宿,犹如主人的性情一般,人、民宿是合一的。 继续阅读
忘记带相机如丢了魂儿:佳能5D4使用心得
用手机拍照很方便,原因是我们离不开手机了,可是在记录之外还是用相机的好。佳能相机有个休眠的功能,开关一直开着,如要拍照,半按快门即可开启。相机用习惯了,倒是不方便用手机了。 继续阅读
崂山雕龙嘴的民宿街
自从崂山雕龙嘴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后,雕龙嘴村的民宿不仅数量增加,档次也越来越高。2020年国庆节时在雕龙嘴村里闲逛,看到那么多风格各异的民宿,恍若到了云南的古镇里。多亏村里依然保留着村民的民房才让我回到现实来。 继续阅读
崂山的荒岛书店 燧石读书沙龙
带孩子去上辅导班,在辅导班的旁边有一个书店(天一书房),孩子上课,我去书店打发时间。有一天,我再次进入书店,里面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门口的书都换成了儿童书,我继续往里走,去找我熟悉的那些书。 继续阅读
崂山民宿
青岛崂山景色优美,山海奇观吸引了各地游客。座山拥海的地理优势聚集了众多的民宿,不必居于整齐划一的快捷酒店,各具特色的崂山民宿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食宿便利,下面是博主根据旅游网站整理的崂山区域内的民宿,后期还将继续添加。 继续阅读
大行P8骑行小记
自有了大行P后,生活里又多了一个活动,也不能算是活动,像是生活里多了一个陪伴,只要能骑车去做的事,一定骑着自行车去。虽然再没有骑过更长的路,可是属于自行车的体力慢慢的好起来。 继续阅读
如文玩般的质感生活
有一个同学,在镇上的卫生院开救护车,这是一个没白没黑的工作,收到接病人的任务,要立即出车,在他的朋友圈里常见到半夜三更出车的“分享”。 继续阅读
崂山美食:干老板鱼拌韭菜
一个老客户发信息来要四斤茶叶,我给介绍了刚炒出来的秋茶,从我这里买茶已经很多年,这个客户二话不说打过来茶钱,还多给了二十块的邮费,在微信里也没法推让,就想着找点东西送给这个客户。 继续阅读
赶海:崂山海边挖蛤蜊
朋友要到崂山玩,点名想带孩子去挖蛤蜊,又有水又有沙,这是孩子的最爱,冷不丁的还有点收获,算是赶海的成就感吧。 继续阅读
云南普洱茶
手里有两款普洱茶,分别是百年帕沙、百年贺开,生茶。这两款茶叶取材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帕沙古茶树,名符其实的用料上乘。制作这两款茶叶的是哈尼族青年小马,他接过上辈人制作普洱茶的手艺,开始年轻一辈制茶的征程。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