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这一天,没有外出的计划,呆在家里挺好,这是我的一贯原则。大家都出去玩了,把城市留给我们,就要好好的享受。晚上吃完饭,准备出去逛逛商场,为了玩的尽兴一些,我把手机留在了家里。 继续阅读
月度归档:2017年09月
最近对博客态度的苗头不好
今天是我能想到在今年漏发文章的第三次了,每天写并发布博文,特别是把博文留到晚上写是很危险的。所以,一些事还是提前完成的好,比如早晨起来写博文,如果没写好,还可以晚上回来补上。所以,我说的,每天做一件事简单一些,而每天在固定时间做一件事就难了。 继续阅读
抵抗睡觉
前几天,和一个朋友说起睡觉的时间。
我说,我是从小就习惯晚睡,上学的时候,总是最后一个进教室。那个时候,主要觉得晚上学习脑袋清醒,我们的老师也说,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。 继续阅读
拍照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
先不谈拍的怎么样,对我而言,拍照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。抓起相机可以拍照的那一刻,心情就好起来了。除了提心吊胆的怕被别人发现我在拍这拍那。 继续阅读
我们的隐私
我们谈隐私的问题,这个权那个权,唯独无法维权。我们说是要保护自己的隐私,可能全世界都知道你的事,你自己却不知道。 继续阅读
这个检查机制,如何能保证我的食品安全?
今天晚上寄快递,因为有事没有找一直在用的这家快递,我找了一个快递代收点。第一次去,先问我要身份证,我愕然,什么时候开始要身份证了,当时我没有带,折回去拿来身份证,做了等级。 继续阅读
写博客的自我成长之路在哪里?
在昨天的文章里,我谈到写博客的自我成长之路,我说要找一件适合写博客的事情做。有这个想法,其实是昨天我对一件事的感慨,或者认识吧。 继续阅读
写博客的自我成长之路
每天晚上,睡觉前,是我写博客的时间。在电脑里还存着几篇过去写的博文,是做应急用的,每天写博客、发博客,实在是很累,至少比我说的那种方式累。但就在这种状态下,我还是坚持了一个月。 继续阅读
如此家长,教给孩子的会是什么?
朋友的孩子上小学,学习挺好,是班里的班长。由于离家近,朋友的孩子每天中午要回家吃饭。为了锻炼孩子,朋友都不去接,让孩子自己回家。 继续阅读
我的读书不需要倡导
今天参加了一个读者的活动,这个活动对我来说一点关系也没有,我的读书不需要倡导,我喜欢读书,也没有停止过读书。前面,我说过,现在大家说读书的少了,一般活动都在倡导读书,说读书的好处。就跟卖假药似的。 继续阅读
理发店的苦恼
板寸头型,得几个星期没剪了。晚上想起来理发,已经七点多了,好在,在楼下就有好几家理发店。进门,有个顾客正在理发,我就抱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等着了。 继续阅读
努力是发自内心的,非被鼓动的
演讲需要技巧,评一张嘴,说出大家的激情来,这是思维的力量。我们常被置身在某一个会场中,被人鼓动着,有的人还真吃鼓动这一套,屡屡被人得手。被鼓动出来的激情,很快就在某一天感觉到后悔。 继续阅读
这个年纪的我们,已经没有了激情澎湃的激情了
年轻人,对美好事物充满着期望,心中也同样有一个伟大的抱负,对待事物的态度,也是激情澎湃的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所有的激情都将化作生活的现实,对待事物的态度,“三思而后行”多起来。 继续阅读
以“义诊”领衔的“奉献”活动
在出租车的收音机上,听到一个节目,是警察同志坐台教广大市民如何防骗,其中就提到农贸市场的“义诊”活动。说到义诊,小区周边那是多了去了,胆大的用社区的名义,胆小的就拿“义”来说事。“义诊”,其实多面向老年人,往往挂着狗头卖保健品、卖仪器。 继续阅读
孩子都是自己的好
老家有一种说法,庄稼别人的好,孩子的自己的好。意思是说,当两个人在一起谈庄稼的问题时,往往都说自己的庄稼不行,别人的庄稼种的好;但是在孩子上,虽然也夸奖别人的孩子,但不会说自己孩子不好。 继续阅读
从出生到现在,再到后来
过去的日子,已经过去了,没法从原来开始了,我们说的重新开始,只能是从现在开始。过去的日子,我们会思考,会去总结,也许过去的日子给现在的我们积累下许多知识、经验,也许,什么都没有留下。 继续阅读
哪件才是我们的正事?
我们的博客,没有奢望了,成了我们的兴趣,我们考兴趣支撑着博客。走出博客的圈子,自行车、羽毛球、茶艺、摄影等,最多的人数不是靠这些东西吃饭的人,也都是这里面的爱好者。你说厌烦了工作了,找个兴趣愉悦一下身心,分明,靠着这些兴趣的东西却填不饱肚子。 继续阅读
不要断了别人的财路
那天,与朋友谈起在单位干活多少的问题,朋友的理解是,活干多点少点,无所谓。但是,如果少给钱,拼了命也要要回来。正所谓不要断别人的财路,断了别人的财路,人家能跟你拼命。 继续阅读
学校的校服
现在,除了贫困山区,一般学校都是有校服的。不过,学校的校服,真心的说,实在不好看。可是,学校总是在追求校服的统一性。与校服相似的是,我们有工作服。以前,我们的校服都是自己花钱,学校买的,现在,孩子的校服是学校配的。 继续阅读
对别人的想法,有的时候是自己做的
人的性格各不相同,看待一件事,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。一个不计较的人,帮了别人一个小忙,对于对方的感谢,轻描淡写的,不会去计较。而一个计较的人,对于别人的帮助,表示感谢,而被别人谢绝了,可能想的是:我还人情给你了,是你自己不要的。 继续阅读